大家都知道“多吃蔬菜”对健康有好处,但往往没时间做饭、菜一买就放坏、外卖单点蔬菜性价比又太低。 这时其实超市里供应冷冻蔬菜的「速冻蔬菜」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,不仅省时省力,还能解决囤菜问题。 不过对此就有人会问了,好好的蔬菜冻起来干嘛? 冻过的蔬菜还能有营养吗?里面肯定加了不少防腐剂,基本都是卖不掉的残次品吧......

然而,速冻蔬菜真没有你想的那么不堪。 速冻蔬菜,其实安全性更高 首先,速冻蔬菜对原料要求很高,必须是品质优良、成熟度适宜、无病虫害、无污染的当年应季菜。 其次,速冻蔬菜保存过程中微生物不会生长,不会变质。对比经过长时间常温储存运输的蔬菜,安全性更高。
新鲜蔬菜被采摘后,会先进行预冷处理,将蔬菜原料降到0~10℃左右,并在低温环境中对它们进行筛选,而后再进行清洗、去皮、切分等加工。比如西蓝花切朵、玉米剥粒…… 之后还会根据蔬菜品种的不同,用热水、蒸汽、微波等方式对蔬菜进行微生物杀灭,生物酶灭活处理,由此来延长蔬菜的保存时间和风味品质。 最后会在-30℃的速冻车间中,将蔬菜迅速冷却到-18~-20℃。 这一系列操作后,蔬菜表面的微生物、脏污和农残等情况,都得到了有效控制。
对比菜市场或家里已经储存很久的蔬菜,安全性上要更高一些。 日常买了速冻蔬菜后,拿回家放在冰箱冷冻层(通常是-18℃)就可以储存上很长时间。 速冻蔬菜价格对于日常工作学习忙碌,或者偶尔才做一次饭的人来说很友好。打开后直接就可开始烹饪。省掉了洗、切、焯水的时间,简直不要太爽。 速冻蔬菜的营养其实更完整 我们平时买到的新鲜蔬菜,一般是在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就采摘下来,这样便于在运输过程以及储存过程中逐渐成熟。
而冷冻蔬菜一般是在非常成熟的时候直接采摘,这时候营养密度往往比较高。 一开始就进入速冻状态的蔬菜,通过低温大大减缓了新陈代谢速度,让它的新鲜被「定格」。 速冻防止了营养快速流失,口感风味也得到了保存,比长时间运输储存的蔬菜要稳定一些。 衡量蔬菜新鲜程度与营养水平,可以用比较有代表性的维生素C水平变化趋势表示: 所以,新鲜蔬菜在常温下,其实营养流失率非常高。而速冻蔬菜只要保存得当,即使长时间储存,营养也不会有太大变化。
此外,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,我们每天要吃差不多一斤的蔬菜,半斤的水果。 所推荐的每天吃一斤蔬菜,并不是同一种蔬菜买一斤做一盘吃了就达标了。 最好做到每顿能有2种以上、每天吃到5种以上不同的蔬菜。 这对点外卖、或者一个人买菜做饭来说,都比较困难。但冷冻蔬菜易保存、方便搭配,甚至有一些搭配好了的混合蔬菜组合,就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。 自制速冻蔬菜可行吗? 看到这里,很多朋友可能还会问,自己能不能在家里自制速冻蔬菜呢?是买来直接冻,还是焯水后再冻?
如果想自制冷冻蔬菜,家用冰箱的温度不够低,往往不足以达到速冻的效果,营养和口味上都较难保证。 而且很多食材在加工完成后营养成分会快速流失,比如一些做熟的蔬菜中的维生素C会很快被氧化,因此做好尽快吃完比较好。 最后,能买到新鲜采摘的成熟蔬菜当然最好,如果不方便,冷冻蔬菜也是个不错的备选方案。 吃得时候更推荐采用蒸或者用微波炉加热,能保证比较多的营养,不要用大量的水煮。


